赛梦·微缩世界 X 《少年日报》发表时间:2021-08-09 09:32 《少年日报》是中国内地唯一的少年儿童日报,于1967年7月创办于上海,现隶属于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学生媒体发展中心。《少年日报》始终坚持“说孩子的话,为孩子说话,让孩子自己说话”的宗旨。 2021年6月4日下午,40位《少年日报》的小记者来到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正大广场6F的【赛梦·微缩世界】展览馆进行参观学习,度过了一段充实而又新奇的难忘时光。 40位小记者分成2组,在展馆工作人员和带队老师的带领下,顺利进入“赛梦·微缩世界”这个奇妙的微缩王国。 40位小记者一进到展馆,就为眼前这壮观的场面震撼不已。好奇和惊喜表现在他们的脸上,每一个互动装置、每一处小小的场景,都能引起小记者们浓浓的兴趣去仔细探究其中设置的微小机关。听着讲解员的讲解,了解和学习每一处场景的现实所在地,以及在这里发生过的事。 赛梦模型师与小记者们 问答环节 整个展馆从策划到建成用了多长时间? 有多少个工作人员参与其中? 从2018年3月份开始策划,耗时9个月建成落地,由工种不同的200多名工作人员纯手工制作完成。 整个展馆里有多少个模型小人? 在展馆开始建成时,有10000多个小人,随着场景的不断更新,目前整个展馆里大约有20000个小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人国。 展馆里有很多上海有名的景点 以及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景点, 作为制作模型的选取标准是什么呢? 外滩作为上海地标性景点,并且在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也都发生在外滩,如太平轮的沉船等,因此我们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标作为制作对象。 制作的所有步骤中,最难的部分是哪里? 最难,也是工作量最大的,就是做人物,也就是小人。首先它是从无到有,我们需要先选取 历史人物,然后按照比例缩小、建模、3D打印,再上色,这是一个很繁杂的工程。制作场景也很难,但相比于制作人物,就显得容易了一点。 展馆中有没有某些展品, 除了在展馆内展示, 还被邀请到馆外进行展示? 我们的可以移动的美食街,它的外观是上海老凤祥银楼和永安百货,建筑里面也有很多的场景。还有豫园的湖心亭,去年带它到澳门参加了《沪澳城市主题展》。 是什么启发你去做模型? 这个工作的乐趣是? 我这个工种叫模型师。当你看着一个东西,通过你一点点的打磨制作,诞生在你的手上,这就是乐趣。这是成就感。 模型师这份工作很需要耐心和细心, 一个人在默默地埋头做这样一个 茫茫没有尽头的工作, 是否有特别艰难的时候? 肯定有的,因为不只是做东西难,而且会有时间限制,需要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这就难上加难。但是我为什么还在坚持,因为你制作的这个模型,它包含了你内心的构想,或是其中有一段历史故事、一段文字,当你把它实现成这样一个实际的微缩场景,内心是会有很大的成就感的,这个成就感驱使我一直在做这件事。 小记者们对展馆里以极高还原度呈现的上海及世界的城市风貌啧啧称奇,希望可以看到更多中国其他城市以及世界更多国家的模型场景。 对于赛梦来说,空间和想象力是人类城市的灵魂。而过往的城市,不单只是时代的遗产,我们探究历史变革的有形风貌,用微缩的视角去演绎时光中的世界,这是赛梦永恒的追求与理想。另外模型师表示,赛梦正在筹备开发中,在未来,游客将会看到更多结合了互动互娱的城市模型景观。 本次活动,开始于一片惊呼,结束于一片欢呼。每位小记者拿着赛梦·微缩世界的送出的小纪念品,愉快地结束了这次的参观学习。 小记者们展示着赛梦·微缩世界的明信片。 希望小小的模型可以在小朋友们心里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 世界可以很大, 需要跋山涉水才能留下足迹。 世界也可以很小, 我们用双手就可以实现它。 下一篇上海白玉兰广场
|